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测试材料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2-13


现代文阅读测试材料 

  (一)燕子 席慕蓉 

  ①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②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 ,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 

③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④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受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⑤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⑥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的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⑦“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过的燕子。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温热的阳光里,心中开始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可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⑧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化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不燕子啊!” 

⑨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小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⑩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11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多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骊上可以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12在那一刹那,我欣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13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文章记叙了两个“美丽的错误”,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看来,可以保有的“美丽的错误”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语段中有一句与另外三句语气不连贯,请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那个时候”是指                                    的时候, 

“那一刹那”是指                                                  的时候。 

5、现实生活中,与“美丽的错误”相类似的还有“善意的诺言”,你认为这种“诺言”可以保有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让规则看守世界 

  

①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典籍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皆知,有名学生面色尤其凝重。 

②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的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优哉地阅读完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接受捐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的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 

③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④与哈佛人相似,德国人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人之一。一位留学德国多年的中国学生说,他在德国所到之处,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人的街头,德国人依旧沿着横行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 

⑤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曾对美国邮局前的排队作过观察。他发现排在队伍前面的顾客,一般距离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至少一米远:一方面避免彼此靠得太近不舒服,另一方面也是尊重别人的隐私空间。如果服务窗口不止一个,也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个队,而是只排一个队,前面的人依序到空出来的窗口去办事,以保证先来的人先接受服务,没有一个人会打破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小中窥大,茅于轼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在美国生活的一年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为什么美国如此富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⑥对比之下,中国的银行服务窗口前都画有鲜明的警示线,而有些漠视“请在线外等候”字样的人们,仍然选择无序紧张的拥挤,同样也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⑦当我把上面的事例说给周围人听时,我得到不同的意见版本:a哈佛人是做作的,书交上来了,人家改过了,还计较什么?b德国人是刻板的,能够趁机过马路为什么不过?浪费时间;c美国人是固执的,来得早不如站得巧,能够早点把事办完有什么不好?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缠住┄┄ 

⑧到底是怎样的生活才更惬意?没有规则的自由是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⑨德国人认为,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疲惫不堪。自由必须有所约束,不然,A的某一种自由可能就要以B的牺牲另一种自由为代价。德国人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在这个天堂里,规则首先是科学合理的,其次要有对规则的集体信任。或许有些人会将此视为“刻板固执”,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负责,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他们在不争吵、不拥挤的环境里,不凭体力、投机取巧或者其他伎俩,就可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规则不仅保证着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他们高效率,甚至保证着他们心灵的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灵魂才在高处放声歌唱。 

⑩让规则看守的世界,是生命的圣洁花园,是人们向往的天堂,是人世间的伊甸园。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将规则时刻放于心中,心甘情愿接受约束,以获得更完满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人,必将受到规则的惩罚,甚至付出全部自由的代价。在好规则面前,懂得捍卫和赞美,才是人类崇高精神的体现。 

  

1、阅读全文后,请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 

2、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出的,应放回到第      段后。 

   散文家张丽钧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规则”的重要,她肯定地说:“世界上如果真有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应该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 

3、文章的⑤⑥段进行了对比论证,请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4、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语句的意思,用简明的话加以阐释。 

5、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好规则,我们缺少的是对好规则的尊重。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受人青睐的绿色食品  

①当你去超级市场采购时,你是否注意到,有些奶粉、茶叶、咖啡、果脯、饮料等的包装袋(盒)上都印有同样的图案--太阳底下的两片绿叶轻托着一枚绿芽,这就是\'绿色食品\'的标识图案,这些食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绿色食品\'。 
   ②你也许会感到奇怪,绿色食品不就是那些绿色的蔬菜、水果吗?怎么连奶粉、饮料之类也成了绿色食品?其实,绿色食品是指完全、营养、无污染类食品。那绿色食品的标识图案告诉我们,绿色食品出自纯净、无污染的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勃勃的生命力。 
   ③绿色食品为什么受人青睐呢?这要从环境污染说起。 
   ④环境污染问题是困扰全人类的重大问题,它使人类生存受到了威胁。因为人的食物结构中,大多数食物来自田野里的农作物和禽肉鱼蛋等,如果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污染,它们的体内就会积累起有害物质,这样,人吃了这些作物或用禽畜加工成的食品,就会中毒,影响人的健康。 
   ⑤工业污水是重要的污染源。例如制造染料、农药、灯炮、电池、开关的工厂,它们排出的废水中通常含有汞,这些废水流入到江河里,使生长在河里的鱼儿体内含有了许多的汞。人吃了这种鱼,汞便在人体内慢慢积累起来,这就是汞中毒。久而久之,汞中毒的病人会出现口齿不清、手脚麻木、耳聋眼瞎、精神失常等病状,甚至会死亡。 
   ⑥农药也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甲据统计,现在常用的400多种农药中,就有140多种农药含有毒性很大的有机氯。乙人稍有疏忽,吃了用这些作物做成的食品,轻者会出现头昏、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重者还会丧命。丙如果人长期慢性中毒,就会得白血病、胃癌等不治之症……丁现在,因食物被污染而引起的中毒现象屡屡发生,人类的食源已亮起了红灯。 
   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口\'的东西既要美味,又要有营养、卫生、无任何污染。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的绿色食品便成为人们渴望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也因此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绿色食品犹如绿色的春潮,正快速涌进我们的生活。  ⑧绿色食品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它包括地里种的、水中游的等多种多样的食品,如餐桌上的粮食、蔬菜、鱼肉、鸡蛋、水果以及油、茶、酒、调味品等。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作物要在没有污染的地方进行栽培,以保护作物不受污染;禽畜的饲料中,不准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激素添加剂;制罐头、饮料的工厂中,使用的工艺设备必须无铅、锌等污染。 
   ⑨绿色食品标识已成为我国食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出口创汇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绿色食品带来“绿色事业”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 
   

 7、“太阳底下的两片绿叶轻托着一枚绿芽”这一绿色食品的标识图案蕴含的意思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④自然段“人吃了这些作物或用禽畜加工成的食品”一句中的“这些作物”在文中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全文看,“绿色食品”“受人青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行文角度看,第③段是从“绿色食品为什么受人青睐”这一角度设问的,接下来应该回答这一问题,但作者为什么要绕开这一问题从环境谈起?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绿色食品”于国于民,意义重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动植物的生长环境还在受到工业污水和农药等的污染,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请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和体会,针对这种污染现状,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不少于30字) 
    答:                                                                           
参考答案: 

【答案】⑴父亲误把“长亭外”听成了“长城外”;⑵我误把乌秋当作燕子。(分析题干提示的两个“美丽的错误”,第一个出现在第①~④段,其中核心住处在第③段;第二个出现在第⑤~⑨段,其中核心住处在第⑨段。考生应分别对这两部分的内容加以概括。) 

【答案】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人非常深沉的安慰。(分析题干提示:“在作者看来”,需要我们沿着作者的思路作答。文中第11段结尾就是作者对“美丽的错误”作出的清晰阐释。) 

【答案】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分析画线语段在文中第⑦段。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画线语句应为一组由反问构成的排比,其中后三个反问句式特点为“这不就是……”,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3句“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显然与另外三句语气不连贯,可以改为:“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 见过的燕子吗?”这样一来,这组句子就显得句式一致,结构协调了。) 

【答案】我知道那鸟不是燕子而是乌秋,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走出去。(分析画线的“那个时候”在文中第⑩段,它的指代区间在第⑨段最后一句“……它的名字是‘乌秋’。”;画线的“那一刹那”在文中第11段,它的指代区间在第第段最后一句“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题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感受畅所欲言,但一定要注意“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根据这篇文章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从“可以保有”角度作答案,效果应会更好一些。) 

(七)1.提升自身品质,引导和激励被欣赏者2.“坏孩子”的聪明   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   “小偷”的心思、手法和风格     很有名气的大老板3.语气委婉,含有欣赏和鼓励,便于听取接受。4.(略)  

(八)1.公民应自觉接受规则的约束。(社会应用规则约束人们的行为。) 

2.第9段后。 

3.把美国人和中国人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美国人对规则的自觉遵守,阐明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的人,灵魂是美丽的,心灵也是轻松自由的。(意对即可) 

5.略 

三、(一) 
   7、绿色食品出自纯净、无污染的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勃勃的生命力。 
   8、这些作物在文中指生长环境受到污染而在体力积累起有害物质的作物。 
   9、绿色食品受人青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卫生(或安全)、无污染 
   10、作者这样写意在从反面说明,人类食用的农作物和禽肉鱼蛋受到环境污染将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这样就能自然引出不含有害物质的绿色食品受人青睐的原因,易于人们接受。 
   11、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大阅读题汇编
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小阅读题汇编
2007年高考阅读理解大全
200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议论文文章及说明文阅读
高考现代社科文阅读训练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练习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汇总
2008年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论述类,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讲座(全套)
2008年高考备考散文阅读专练
2008年高考总复习科普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7年浙江十校联考现代文阅读训练五则
高考元曲阅读训练
高中议论类古文阅读训练
2007年高考复习之阅读复习专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升鉴赏评价的能力
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主观阅读题解析
2006年高考全套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部分二)
2006年高考全套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部分一)
2006年高考全套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客观题部分二)
2006年高考全套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客观题部分一)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